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在推出国考五大题型之归纳概括题的专项备考之后,本次教育专家将针对提出对策题型为你支招,继续推进我们的2015国考备战计划!
一、考情速递——历年国考提出对策真题全方位解读
2010-2014年国考提出对策题目汇总 | ||
年份 | 题目 | 考点 |
2014
副省 |
无 | |
2014市地 | 无 | |
2013
副省 |
无 | |
2013市地 | 无 | |
2012
副省 |
(三)“给定资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
提出对策 |
2012
市地 |
(三)“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
概括问题
+ 提出对策 |
2011副省 | 无 | |
2011市地 |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
概括原因
+ 提出对策 |
2010副省 | 无 | |
2010
市地 |
(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
概括问题
+ 提出对策 |
(一)国考能力测查之一种,其势渐弱
国家公务员考试自分为副省级和市地级以来,各种题型推陈出新,几经变换,以此提升作答难度。在各题型的能力测查中,对策题型考查次数不多,在2010年至2014年的国考申论真题中,仅出现过四次,且2013年、2014年均未做考查。相较于常规的归纳概括题型与国考新宠贯彻执行题型,其势渐弱。从2010年至2014年的四道提出对策题型看,其分值一般为20分,作答字数为300~400字间。
(二)题型混搭,提出对策题型结合概括题型最常见
自主创新,“混搭”已成风。2010年至2014年的四道提出对策题型中,三道为题型混搭,即将概括题型与提出对策结合,一题两问,要求考生既能够基于给定资料概括问题或原因,又能够基于问题或原因推导对策。从题型混搭的类型看,国考申论更倾向于概括问题与提出对策的混搭。
2012
市地 |
(三)“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
概括问题 + 提出对策 |
2011市地 |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
概括原因 + 提出对策 |
2010
市地 |
(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
概括问题 + 提出对策 |
(三)能力拓展,作答要点需深度挖掘
与提出对策题型中较为常见的基于经验、问题、原因等推导出对策不同,2012年副省申论真题中的第三题,向考生提出了一种新的作答能力,展现了一种新的提出对策题型的作答思路。结合题目与“给定资料1”,我们可知此题的作答需要考生基于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来处理这一具体事件,从材料中提炼作答要点,深度挖掘资料,对资料所给信息进行深度耕犁,才能有效作答。
2012
副省 |
(三)“给定资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简析:部分要点材料未直接呈现,需要考生根据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来基于资料所给信息,提炼作答要点。 |
提出对策 |
二、趋势前瞻——2015年考题超前沿展望
(一)推陈出新,有备无患
概括题型结合提出对策题型“混搭”在国考中已司空见惯。而2015年国考申论是否会推陈出新,将提出对策题型与其他题型如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相结合,这是考生在复习备考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提出对策与贯彻执行题型的结合,如将提出对策建议转换为草拟建议材料等。相信只要考生仔细审题,掌握作答要领,明确作答问题,遵循题干所给思路作答,也就无需畏惧。
(二)回归经典,温故知新
虽然在近两年来的国考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题型均未做考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将其弃之一边。为了全面复习有备无患和作答能力的全面提升,考生亦需针对提出对策题型加强练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重视“知新”,更应重视“温故”。
(三)夯实基础,以应万变
题型混搭、题目变形、国考题目设计特色鲜明,不断向考生的作答能力提出挑战。针对提出对策题型,全面提升作答能力,夯实基础是关键。
首先,阅读理解能力是基础,作答要点来自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之中自有“米”。其次,归纳概括能力是保障,有米之后,就需要烹饪之,即对要点进行加工与提炼,这就需要考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要点合并法,准确作答。最后,规范书写是前提,卷面整洁与否,关乎分数高低。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把握提出对策题型最根本的命制规律和作答思路,提升作答能力,相信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于游刃有余间,自如应对!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