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的话音刚刚落下,中办、国办近日就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掷地有声,彰显了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坚定决心。
所谓“权力清单”,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手中有什么权力,能审批什么类型的项目,办事该什么时候办结,都应该在一张清单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对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如果说,以“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为特征的法治政府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就是这座法治大厦的坚实地基。用权力清单管住权力的滥用,实现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流畅、群众办事不用求人,这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
事实上,权力清单并非首次提出,早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提出“对于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但在很多地方,权力清单还没有真正出台。近段时间以来,从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纪委批评食堂的杏鲍菇炒肉中没有肉,到陕西眉县突破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发文推销水泥,再到河南省工商局以红头文件催促完成罚款任务,这些正是权力清单的缺失,才导致权力的“任性”频频出现。很大程度上而言,假如没有刚性的约束,领导干部手中就握有自由裁量权,政府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就会由领导说了算。权力清单的出台,无异于能将这一自由裁量权削减到最低,将“任性”的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
更进一步来说,本届政府一直把简政放权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简政放权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各级政府必然要承受“断腕之痛”。然而,有的地方却不愿放手,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明放暗不放;有的则把审批权力转移到底下的协会、商会,让“二政府”“红顶商人”充当审批的主角。有了权力清单,简政放权这扇被“虚掩的门”才能被真正推开,才能让市场主体更加“解渴”。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权力清单的出台,也是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以前一些村干部,发证件要收百元的工本费,办事要收一两百元的跑腿费,盖章要收两三百元的盖章费。”基层的“吃拿卡要”“公章长征”“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都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相反,在权力清单出台之后,群众去政府办事,该找谁办,有哪些流程,什么时候办结,清单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从这个意义而言,权力清单也是一张“便民清单”。《意见》提出,要“把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职权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领域社会反映强留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正是对群众热切诉求的回应。
当然,改革之路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来的,权力清单同样如此。不可否认,在推行之初,权力清单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立足改革实际、瞄准法治方向、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实践中动态完善权力清单,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的监督,就一定能有序推进法治政府的实现。
桂老师
15921932258
李老师
13585512509
刘老师
17717222736
汪老师
13391256779
王老师
13585512605
周老师
19916744766
吴老师
18001770796
于老师
19946127488
樊老师
18917874588
陈老师
18117127207
童老师
18321250548
张老师
18017809371
廖老师
17701706182
陈老师
13918156994
周老师
15000167376
小小老师
18917193646
章老师
18016289781
宁老师
19946094266
张老师
18049795126